2022-12-31 09:50:38 浏览数:0
近年来,青岛市狠抓落实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持把乡村产业发展作为兴农之基、富民之本,把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力求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市政协常委,青岛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李中华认为,目前在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建设中,基础要素、经营要素、环境要素方面还有待提升。
青岛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打造过程中要提升基础要素质量。首先,青岛市政府应出台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等文件,保障农业科技推广顺利实施。其次,打造具有青岛市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优品牌,扩大市场销售额和占领市场制高点。最后,发挥政府财政的引导与担保作用,加大“惠农贷款”金融服务能力,营造社会各界投融资机制,吸引工商资本参与提供农业基础设施与服务,确保先行区打造稳步发展。李中华提出,青岛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打造过程中要健全经营要素发展。青岛市要在挖掘农业多功能价值方面多做探索,一方面,结合先行区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实际情况,深度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开发田园休闲观光、农村休闲度假、农村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打造特色旅游功能区,实现农业多功能的全面拓展。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质量力求达到社会公认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此外,李中华提出青岛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打造过程中要创新环境要素规制。青岛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创新市场监管机制,依法规范和管理农产品市场秩序,发挥好政府组织协调作用,下达的各项任务要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在财政方面,要建立健全先行区倾斜的专项资金支付制度,该制度可以采用项目评估、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减免税收等多种办法和形式,让示范先行区发展有支撑、有保障。
来源: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