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1 10:03:00 浏览数:0
曲宝涵,1959.11生,山东省招远市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教授职称,(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现任莱阳农学院理学院副院长。兼任莱阳市政协副主席,民盟莱阳市委主委,民盟烟台市委常委。是莱阳市第八、九届政协常委,烟台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
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承担了专业本科“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绿色化学与化工”和研究生的“现代化学进展”、“仿生农药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编了“普通化学”和“基础化学实验”两部教材。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化学类和生物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0项,获奖6项。其中,“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实践和探索”2004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研究” 2001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两阶段、三层次教学法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2002年获山东省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先后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农业系统优秀教师”和学校“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参加了山东省重大攻关课题“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中试” ,山东省科技厅课题“银杏杀菌剂研究”和“高效安全《仿生安》的研制和开发” ,国家科技部课题“植物源农用杀菌剂的研究”和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白果酚及临稀丙基苯酚作用机理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从事拟银杏农用杀菌剂的研究工作。完成了银杏中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鉴定,农用杀菌剂仿生合成和中试研究等工作。证实了银杏各器官均含有丰富的农用杀菌抑菌物质,分离提纯出具物活性较高的化学物质白果酚,并以其结构为模板,首次仿生合成了农用杀菌剂银果、银泰和仿生安。专家鉴定意见为:该项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0年3月22日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报道:“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种新型的仿生农药,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农药研究和农药工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已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97121045•4、ZL97121037•3、ZL99112524•X、ZL99112524•8和ZL02126782•0。其中专利(ZL97121045.4) 以500万元进行技术转让,已获得经济效应2亿元。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农药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和传感技术学报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获科技成果奖励10项,其中“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获2003度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的研制和应用”200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壹等奖,“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 获99年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第一位)。发明专利“临丙烯基苯酚合成方法和用途”(ZL97121045.4)2003.12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山东省专利发明奖金奖。
在担任政协委员的几年来,始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烟台、莱阳市两级政协会议上提出提案40多件。为了确保提案的切实可行,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先后对莱阳市无公害果蔬农业、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建设、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交通和企业用工及养老保险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所提的提案均被有关部门采纳,有的已经得到落实。如莱阳市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开通莱阳市区公交车”的建议,“关于莱阳市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议;烟台市政协会议提出的“贯彻《劳动法》,规范用人单位劳动制度”的建议,关于“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上规模”的建议,关于“贯彻国务院办、省政府办文件稳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议等均得到落实。提案“贯彻《劳动法》,规范用人单位劳动制度”2002年被评为烟台市优秀提案。提案“关于莱阳市推行政府采购制度”2002年被评为莱阳市优秀提案。2000年获政协烟台市委“献计出力奉献杯”,2001年获政协莱阳市委“为祖国做贡献”奖,2002年和2004年获烟台市“富民兴烟”先进个人。2003年被民盟山东省委授予“民盟山东省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04年被授予“全省民主党派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是山东省优秀盟员和。同时组织了民盟市委的科技卫生下乡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