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8 15:51:00 浏览数:0
柳楠,男,汉族,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九三社员。
柳楠教授1960年3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双城分校畜牧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应届考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动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后留吉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工作;1991年赴日本宫城县畜产试验场与西田茂博士合作研究种公畜(牛)育种值评估与应用,其研究获日本宫城县第34届畜产业绩大会论文特别奖,1992年回国;1996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从师张沅教授,1999年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调入莱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任教。
柳楠教授1989年晋升助理研究员,1992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研究员。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常务理事,农业部跨越计划细毛羊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美利奴羊品种协会秘书长,中国遗传学会会员,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专家咨询团成员。
柳楠教授从事绵羊遗传育种研究二十年,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农业部和吉林省科研与推广项目14项,其中有11项研究成果13次获奖。主要获奖成果包括:1991年主持完成“中毛型细毛羊选育”,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青工“五小”竞赛二等奖。1991年主持完成“中国美利奴羊毛密品系的建立”,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3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参加完成“线性与非线性模型在畜禽育种中应用”,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参加完成“建立中国美利奴羊品种结构新体系”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吉林省畜牧局技术进步一等奖。1998年主持完成“良种羊及饲养配套技术” 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2000年主持完成“特种美利奴羊选育”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主持完成“优质细毛羊及配套技术推广” 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2003年主持完成“优质细毛羊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 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尤其是1994—2001年与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十几个单位合作完成的全国“优质细毛羊选育与开发”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联合育种选育出的优质细毛羊新品种的各项性能均达到了育种指标,2002年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委员会审定,被正式命名为“新吉细毛羊”,这是我国继1985年中国美利奴羊育成之后又一个细毛羊新品种,该品种性能特点突出,填补了我国毛纺急需的66—70支精纺细毛品种的空白,该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正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励。
目前正在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子专题“应用新技术选育优质细毛羊超细型新品系研究”(项目编号:2001AA243022),项目进展比较顺利。
柳楠教授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吉林英才奖章,1997年获吉林省青年科技奖,1998年被评为吉林省跨世纪学科和技术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首批省管优秀专家,并当选为吉林省政协委员。
自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40余篇。主编出版了《养羊与羊病防治》和《牛羊饲料配制和使用技术》,参编出版了《农村养羊实用技术》和译著《日本的技术——未来30年预测》等著作。